网站首页
手机版

著作权有没有时间期限的规定 著作权有期限限制吗

更新时间:2024-03-18 02:32:08作者:未知

著作权有没有时间期限的规定 著作权有期限限制吗

一、著作权有没有时间期限的规定?

著作权中有时间限制的是发表权以及财产权。具体点来说的话,作品的作者如果是公民的情况之下,协助做财产的权利保护期限应当是作者有生之年再加上死亡之后的50年。并且是以死亡的次年的1月1日开始计算。

著作权中有时间限制的是发表权以及财产权。但是具体的时间方面的限制如下所述。

(一)作品的作者为公民,其著作财产权的保护期为作者有生之年加死亡后50年。作者死亡后,其保护期以作者死亡后次年的1月1日开始计算,第50年的12月31日保护期届满。

(二)法人、非法人单位的作品,著作权(署名权除外)由法人或者非法人单位享有的职务作品,其发表、使用权和获得报酬权的保护期为50年,但作品自创作完成后50年内未发表的,不再予以保护。

(三)电影、电视、录像作品的发表权、使用权和获得报酬权以及摄影作品著作权的保护期为50年,截止于作品首次发表后第50年的12月31日,但作品自创作完成后50年内未发表的,其著作权不再受保护。

(四)合作作品发表权、使用权和获得报酬权的保护期为作者终生加死亡后50年,但50年的计算以合作作者中最后死亡的作者的死亡时间为起算点。

(五)作者身份不明的作品,其使用权和获得报酬权的保护期为50年,截止于作品首次发表后第50年的12月31日。但作者身份一经确定,则适用著作权法的一般规定。

(六)图书出版单位的专有出版权。合同约定,图书出版者享有专有出版权的期限,不得超过10年,合同期满可以续签。

(七)录音、录像作品使用权和获得报酬权的保护期为50年,截止于该作品首次出版后第50年的12月31日。

(八)广播、电视节目使用权和获得报酬权的保护期为50年,截止于播放后第50年的12月31日。

二、著作权保护期限怎么算?

1、作者为公民的期限;

保护期为作者有生之年及死亡后50年,截止于作者死亡后第50年的12月31日;如果是合作作品,截止于最后死亡的作者死亡后第50年的12月31日。

2、作者为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期限;

保护期为50年,截止于作品首次发表后第50年的12月31日;但作品自创作完成后50年内未发表的,著作权法不再保护。

3、特殊作品的期限;

电影作品和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j摄影作品,保护期为50年,截止于作品首次发表后第50年的12月31日;但作品自创作完成后50年内未发表的,著作权法不再保护。

在我们现实生活当中,对于著作权进行保护的时候,根据不同的内容需要有不同的保护期限。如果说是署名权,是没有时间期限规定的,广播电视节目使用权和获得相关的报酬的权利是50年,但是无论是何种权利,都是需要我们及时的保护自己的权益的。

本文标签: 著作权  期限  版权  

为您推荐

我国偷税漏税补齐就不用坐牢吗 偷税漏税补齐了还会坐牢吗

在我国偷税漏税补齐是否用坐牢是需要根据犯罪嫌疑人是否是初犯来确定的。偷税漏税的行为在我国是被严厉禁止的,因此我们在日常的生活当中,应当注意偷税漏税相关的法律规定,例如偷税漏税的立案标准、处罚标准等。

2024-06-18 07:35

侵权责任纠纷案由确定后多久开庭 侵权责任纠纷案件

侵权责任纠纷的案由确定之后开庭的时间需要等法院通知,《民事诉讼法》并没有强行规定案件开庭时间,不过,法院应该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合理确定开庭时间,在确定了开庭时间以后,应当在开庭前三天通知当事人及相关的

2024-06-18 07:35

无股东会决议合同是否无效(没有经股东会决议签订的合同)

无股东会决议合同是否无效就要看公司的章程是如何约定的,一般只要没有约定这一条款所存在合同也是有效的,股东是可以决定公司的经营情况,也可以审批公司的利润分配和相关的方案等等。

2024-06-18 07:34

我国的专利权有效期限多少年(我国专利权包括哪些??)

我国的专利权有效期限的年限是需要根据专利的种类来确定的。专利权的有效期限是专利权存续的最长的有效期限。专利权只有在法定期限内才是有效的,如逾此期限,发明创造的专利性就绝对消灭,该发明创造也由此时起进入

2024-06-18 07:34

在我国取保候审是批捕了吗? 在我国取保候审是批捕了吗还是拘留

取保候审不一定是批捕了。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违反前两款规定,已交纳保证金的,没收部分或者全部保证金,并且区别情形,责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具结悔过,重新交纳保证金、提出保证人,或者监视居住、予

2024-06-18 07:34

因交通事故单位不开误工证明怎么办(单位不开误工证明怎么索赔误工费)

因交通事故单位不开误工证明的是可以向劳动监察部门举报的。伤者交通事故发生日前三个月的收入证明,包括单位开具的误工证明,医疗机构开具的休假证明,劳动合同,个税完税证明如收入超过个税起征点,以及交通事故认

2024-06-18 07: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