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手机版

观书有感其二的意思及道理(观书有感其二意思解释)

更新时间:2024-05-23 20:00:43作者:佚名

观书有感其二的意思及道理(观书有感其二意思解释)

  意思:昨天夜里江边涨起了阵阵春潮,巨大的舰船轻盈得如同一片羽毛。向来行驶要白费很多推拉力气,今天却能在江水中央自在地顺漂。

道理:告诉我们只有博览群书注重积累做学问的时候才能运用自如的是: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观书有感其二的意思及道理

  《观书有感》其二原文

  观书有感·其二

  昨夜江边春水生,艨艟巨舰一毛轻。

  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观书有感》其二注释

  艨艟(méng chōng):一作“蒙冲”。原为古代攻击性很强的战舰名,这里指大船。一毛轻:像一片羽毛一般轻盈。

  向来:原先,指春水上涨之前。推移力:指浅水时行船困难,需人推挽而行。

  中流:河流的中心。

  《观书有感》其二赏析

  本诗句借助形象说理的诗。它以泛舟为例,让读者去体会与学习有关的道理,富有哲理情趣。“昨夜江边春水生,艨艟巨舰一毛轻。”因为“昨夜”下了大雨,“江边春水”,万溪千流,滚滚滔滔,汇入大江,所以本来搁浅的“艨艟巨舰”,就如羽毛般那浮了起来。

“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说往日舟大水浅,众人使劲推船,也是白费力气,而此时春水猛涨,巨舰却自由自在地飘行在水流中。

诗中突出春水的重要,所蕴含的客观意义是强调艺术灵感的勃发,足以使得艺术创作流畅自如;也可以理解为创作艺术要基本功夫到家,则熟能生巧,驾驭自如。这首诗很可能是作者苦思某个问题,经过学习忽然有了心得后写下来的。

观书有感其二的意思及道理

  《观书有感》创作背景

  这组诗作于何时何地,缘何而作,一直令人费解,学人言之不详,颇多歧见。有人认为这首诗写于鹅湖之会后一年,即南宋淳熙三年(1176)春,朱熹如婺源省墓而游学三清山,在三清山的三清宫游憩时触景顿悟,有感而发作此诗。另有人根据朱熹写给许顺之的书信《答许顺之》(四部丛刊初编缩本《朱公文文集》卷三十九)推断这两首诗作于南宋乾道二年(1166),是年朱熹居闽北崇安五夫里。

  《观书有感》作者介绍

  朱熹,南宋思想家、哲学家和教育家,闽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朱子。字元晦。祖籍婺源,生于尤溪,长于建州,从师五夫,讲学武夷,结庐云谷,授徒孝亭,葬于唐石。他广注典籍,对经学、史学、文学、乐律乃至自然科学等都有不同程度的贡献,给后人留下浩如烟海的著述。

他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融汇儒、释、道诸家而建构博大精深的思想体系,对中国文化和人类文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学术成果,“致广大,尽精微,综罗百代”,深得历代文人推崇和历朝皇帝褒奖封号。

后人尊他为“朱文公”,评价他为“理学正宗”,是继孔孟之后的第三圣人。他一生致力倡兴教育,先后创办了考亭、岳麓、武夷、紫阳等多所著名书院,培养了数以千计的门生,对创建中国古代文明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有《朱文公文集》。

本文标签: 原文  道理  背景  

为您推荐

2024淄博淄川区幼升小入学条件 2021年淄川小学入学报名时间

根据省市义务教育段学校招生入学工作相关要求,淄川区组织开展2024年义务教育段学校新生入学信息摸底登记工作,现就有关事宜公告如下:

2024-06-16 15:32

2024淄博淄川区小升初入学信息报名通知(最新)

根据省市义务教育段学校招生入学工作相关要求,淄川区组织开展2024年义务教育段学校新生入学信息摸底登记工作,现就有关事宜公告如下:

2024-06-16 15:31

2024淄博淄川区幼升小信息填报指南 淄川区小学招生

根据省市义务教育段学校招生入学工作相关要求,淄川区组织开展2024年义务教育段学校新生入学信息摸底登记工作,现就有关事宜公告如下:

2024-06-16 15:30

2024淄博淄川区幼升小信息登记时间(淄川区2021年小学报名)

根据省市义务教育段学校招生入学工作相关要求,淄川区组织开展2024年义务教育段学校新生入学信息摸底登记工作,现就有关事宜公告如下:

2024-06-16 15:28

2024淄博淄川区幼升小信息填报办法 淄博市淄川区小学报名

根据省市义务教育段学校招生入学工作相关要求,淄川区组织开展2024年义务教育段学校新生入学信息摸底登记工作,现就有关事宜公告如下:

2024-06-16 15:27

2024淄博淄川区幼升小信息报名咨询电话

根据省市义务教育段学校招生入学工作相关要求,淄川区组织开展2024年义务教育段学校新生入学信息摸底登记工作,现就有关事宜公告如下:

2024-06-16 1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