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昌起义的导火线 武昌起义的导火线是?
2024-09-19
更新时间:2024-05-11 03:52:19作者:佚名
1、姜子牙:亦作姜尚,中国著名历史人物,商末周初人。姜姓,吕氏,名尚,一名望,字子牙,或单呼牙,别号飞熊,因其先祖辅佐大禹平水土有功被封于吕,故以吕为氏,也称吕尚。相传姜子牙72岁时在渭水之滨的磻溪垂钓,遇到了求贤若渴的周文王,被封为太师(武官名),称太公望,俗称太公,被周武王尊为师尚父。
2、姜小白:齐桓公春秋时代齐国第十五位国君,姜姓,名小白。齐僖公的儿子、齐襄公的弟弟。春秋五霸之首。齐襄公和齐君无知相继死于内乱后,小白与公子纠争位成功,即国君位为齐桓公。桓公任管仲为相,推行改革,实行军政合一、兵民合一的制度,齐国逐渐强盛。
3、姜维:字伯约,天水冀县(今甘肃甘谷东南)人。三国时蜀汉名将,官至大将军。少年时和母亲住在一起,喜欢儒家大师郑玄的学说。因为父亲姜冏战死,姜维被郡里任命为中郎。
4、姜公辅:字德文,爱州日南(今越南清化)人,唐朝宰相。建中四年十月,朱泚率叛军进攻奉天,姜护驾,献策有功,升为谏议大夫,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后因言忤德宗,罢为太子左庶子、右庶子,再贬泉州别驾。贞元二十一年,顺宗即位,起用为吉州刺史,未及到任而卒于九日山。
5、姜夔(kuí):字尧章,号白石道人,汉族,饶州鄱阳(今江西省鄱阳县)人。南宋文学家、音乐家。他少年孤贫,屡试不第,终生未仕,一生转徙江湖,靠卖字和朋友接济为生。他多才多艺,精通音律,能自度曲,其词格律严密。其作品素以空灵含蓄著称,姜夔对诗词、散文、书法、音乐,无不精善,是继苏轼之后又一难得的艺术全才。
6、姜士桢:又名李士桢,明末清初山东昌邑人。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姜士桢生于昌邑城东隅,自幼熟读经书,学识鸿博,崇祯十五年(1642年),清兵入塞入侵山东,其父姜演被清兵杀害,士桢被清兵掠走,成为满洲正白旗佐领李西泉继子,改姓李。顺治四年(1647年),参加贡生庭对,以第十六名中选,授长芦运判。顺治六年(1649年),升为安庆知府。康熙三十四年三月十二日,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