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手机版

“早就不看电视了!”连上一周热搜,智能电视为何犯了众怒?

更新时间:2023-01-11 10:06:01作者:未知

“早就不看电视了!”连上一周热搜,智能电视为何犯了众怒?

2023年的第一个月,智能电视突然成为了话题焦点。有网民在社交平台吐槽,现在通过电视机下载的视频APP看电视剧、电影、动画,居然要分别收费。吐槽引发了网友们的强烈共鸣,纷纷表示智能电视观看体验反而不如传统电视,各大官媒也下场讨论,智能电视的话题在热搜上挂了一周,智能电视为何犯了众怒?


资料图 图:视觉中国

智能电视被集体吐槽

花几千买的电视看不了

1月4日晚,来自山东的短视频用户“小乖”发布了一条吐槽智能电视视频APP收费高的视频。“有没有人管管电视这个事啊?所有的东西都需要花钱!”“小乖”表示,自己花四五千块钱买个电视,要安宽带要安机顶盒。完了以后看电视剧、电影、动画居然要分别购买会员,一年得将近600块。更过分的是,如果用手机APP投屏还要花投屏的钱。

“小乖”说:“再这样搞下去的话,以后大家都不买电视了。” 这个吐槽视频得到了众多网友的广泛支持,截至1月10日中午12点,已经获得将近205万点赞,留言也超过了13万条。


视频截图

1月6日,演员李嘉明也发布视频指责电视收费乱象,直呼:“太恶心”!李嘉明称,以前打开电视就是电视,现在打开全是那些收费的包月VIP。花大几千买的电视看不了,打开全要收费、要包月VIP。李嘉明表示,自己已经有3年不打开电视了。李嘉明的吐槽视频同样反响热烈,目前已经有1120万次观看、36.8万点赞、1.5万条评论。


视频截图

广告多、操作复杂、套路多

网友齐批智能电视

很多网友也加入到吐槽智能电视的行列来,除了会员收费多、不互通之外,智能电视被控告的“罪状”还有这些:

广告多——

网友“EG”:自从买了电视,感觉像自己买了个广告屏。

网友“月灵”:最可气就是你充了会员,说是会员免广告,但是看剧还是有广告!

操作复杂——

网友“好日子先过”:我和我老婆操作都不繁琐,更别提我爸妈了。现在电视真的要整顿了。

网友“丸子”:别说老年人弄不清楚,我都弄不清,懒得研究,很久不看电视了,手机上看。

套路多——

网友“一呀嘛一只瓶子”:看电视收费就算了,还不设家长验证之类的,2岁小朋友就能开通,如果不是我去查,都不知道。

网友“JONNY”:我儿子也被套路过,我去续费时发现多了300多的费用,因为儿子是未成年人,投诉后就取消套餐并把费用退还我了。

很多网友都表示,怀念以前只要上下左右键就能看电视的时代,还有人说,自己已经很多年没看过电视了。

此外,人民日报、工人日报等官方媒体也发文,直指智能电视薅用户羊毛、套娃式收费。


资料图

智能电视为何这么难用

现在你还看电视吗

智能手机的出现对传统手机实现了“降维打击”,为什么智能电视反而让大家怀念传统电视呢?一款智能产品如此难用,难道厂家不知道吗?

综合来看,如今的电视厂商是有意将电视设计得如此复杂。一个原因在于如今电视的销售模式已经发生了改变。从2012年乐视推出超级电视开始,走的就是硬件不赚钱,通过广告和内容服务付费的路子。这套“互联网打法”迅速在各大电视厂家中流行起来,有业内人士透露,电视厂商制造硬件已经不挣钱了,现在利润的主要来源是预装APP平台、开机广告、第三方会员抽成等方面。

另一个原因是智能电视的开机率在不断下降。据数据统计,2016年,中国电视开机率达到了70%,但到了2021年时,电视的开机率已经下降至27.7%,而开机率的降低迫使厂商需要有更多的广告来平衡收入。

此外,很多电视厂家是和视频平台合作的,所以也叠加了很多视频平台的“套路”。如爱优腾会员无法在电视上直接使用、部分视频会员还有“投屏费”等,都和视频平台有关。

此前,中消协发布了“2020—2021年度消协组织维护消费公平十大典型案例”,其中明确智能电视开机广告不可关闭是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行为。如今,智能电视仿佛走进了一个怪圈,越是开机率下降,越要通过增加“套路”来提升营收;而套路越多,大家越不爱看电视。在手机电脑越来越抢占人们注意力的当下,智能电视如果再不改变,可能很难再留住客户。

现在,你家的电视还经常看吗?你又被智能电视套路过吗?一起来聊聊吧。

潇湘晨报综合报道

相关新闻

会员“一充再充”也看不了想看的内容,为何看电视越来越复杂?

电视机正变得越来越复杂,就连年轻人也直呼“搞不懂”。

红星资本局发现,现在的智能电视机大多内嵌了多套不兼容的会员体系,哪怕充了一个会员、又充一个会员、再充一个会员,可能你仍然无法看到你想看的所有影视内容。

在调查、总结之后,红星资本局发现现在主要有三种场景让消费者陷入“套娃式充会员”的陷阱,让人“一充再充”。

“套娃式充会员”成槽点

电视机内嵌多套会员体系成常态

日前,有网友发视频痛骂,“现在的电视机到底是智能电视还是智障电视?要装宽带、还要装机顶盒,把这些都搞好能够看我也就认了,但是为什么这个要会员?哪个要充值?”

红星资本局注意到,与幼时回忆中“看哪个台调哪个台”的传统电视机不同,智能电视机已逐渐成为市场上的主流产品。

一方面,智能电视机仍承载着传统电视机的功能,只要配备机顶盒,照样可以收看中央电视台和各大卫视等;另一方面,它还可以联网观看网络影视,但这也招致了许多吐槽。

比如,2022年9月,有网友在黑猫投诉平台上投诉称,酷开的电视会员种类多,宣传信息不明确。他/她的小孩在观看动画片时弹出付费窗口,于是开了包年会员(218元),但仍无法观看,需要再开亲子会员,“(当时)也没说影视会员不能看动画片,太坑了!”

目前,这一起投诉为“已完成”状态,但酷开方面的回复内容等被隐藏,无法查看处理措施。



截图自黑猫投诉平台

红星资本局发现,目前,大部分电视机品牌产品都内嵌了多套不兼容的视频体系,这也直接造成了消费者在多次充值会员后仍然无法观看所有想看的影视内容。

三大场景造就“套娃式充会员”

红星资本局调查、总结发现,消费者之所以会产生诸如“我刚充了会员、怎么又要充会员”的感觉,主要是因为市场、行业结构导致有三种场景会发生在我们的生活中。

场景一:不同平台的会员充值

先来看电视机行业巨头海信视像(600060.SH),财报显示,海信视像在2021年的电视产品(含激光电视)的零售额市场占有率为20.92%,蝉联全国第一。

而海信官方旗舰店的客服告诉红星资本局,他们推出的不同型号电视机的内容方(影视方)不同。比如,海信55E3H电视机自带的内容方是爱奇艺,65E35H型号电视机自带的为优酷。

“如果您需要(其他APP平台)可以自己下载,用U盘在电脑上下载安装在电视机上。”海信客户服务中心的客服对红星资本局说。



海信55E3H电视机,截图自天猫海信官方旗舰店

不仅仅是海信视像,红星资本局了解到,如TCL等品牌的电视机产品也是如此:电视机有自带的内容方,但同时也支持用户自行下载其他APP平台进行安装。

从厂商的角度考虑,如果电视机能提供的网络影视内容越多,自然越能受到消费者的喜爱,但电视机厂商无力打通所有视频APP,只能将这些APP平台杂糅到一台电视机中。

简单来说,电视机正变得手机化。现在的电视机就像是一个大屏手机,可以安装不同的APP,用户需要观看视频的时候,需要为每个APP单独充值会员,甚至付费点播。

假设,某用户的电视机内安装了A、B、C三款APP,该用户为了看电影《甲》在平台A充值了会员,而后又想看电影《乙》,但《乙》在B平台独家播放,所以需要再次充值会员。

场景二:同一平台的不同端口会员充值

在解答红星资本局的问题时,多家电视机厂商的工作人员直接称呼内容方为“爱奇艺”“优酷”或“腾讯视频”,但事实上,这些APP平台都拥有自己的电视版本专属的名字。

据介绍,爱奇艺的电视版名为“(银河)奇异果TV”,优酷的电视名为“酷喵”,腾讯视频的电视版本名为“云视听(极光)”。

某电视机厂商的工作人员告诉红星资本局,这些平台的手机端会员无法在电视端使用。

也就是说,哪怕你的账号拥有某平台的手机端会员,但在电视上登录该账号,仍然无法在电视上播放该平台的会员内容。

不仅如此,支持电视端会员的收费往往高于手机端会员。

以爱奇艺为例,其黄金VIP仅支持电脑、手机、平板三个端口使用,而白金VIP多加了电视端口。在没有折扣的情况下,黄金VIP是30元/月、78元/季、258元/年,而白金VIP是50元/月、128元/季、388元/年。



截图自爱奇艺官网

场景三:区分幼儿内容的会员充值

上面两种场景都是基于电视机内存在不同体系的会员,但红星资本局发现,有厂商正在试图打造聚合型平台,比如海信视像和小米集团(01810.HK)。

其中,海信视像旗下拥有品牌“聚好看”。聚好看官网显示,其内容生态覆盖100%热播剧、100%影视大片,正片总时长超过200万小时,涵盖爱奇艺、腾讯和优酷等平台优质内容。

而海信的相关工作人员用比较通俗的话向红星资本局解释了聚好看的运营模式,“相当于聚好看是一个大APP,里面包含了优酷、奇异果、芒果这样。”

相比之下,小米自己打造的平台似乎已渐成体系。据国际在线2022年12月报道,小米电视影视会员(电视端)和小米影视会员(移动端)双端整合,品牌升级为小米影视VIP会员。

不过,红星资本局发现,即便处于同一体系下,小米电视机的用户可能仍然需要充值两次。

除了小米影视VIP会员外,小米现在还推出了小米儿童成长VIP会员,可享受权益包括26万集动画片、2.7万首儿歌、3000部绘本以及4000部英语动画等。

假设一个家庭买了小米电视、且孩子有观看需求,每年花在小米电视上的充值费用约为697元,包括小米影视VIP会员年卡348元、小米儿童成长VIP会员349元(现均有折扣)。



截图自公众号“小米影视VIP”

为什么要把电视复杂化?

源起乐视打法,利润来源于此

电视机为什么变得越来越复杂?

红星资本局回溯发现,2016年左右,在贾跃亭执掌下的乐视推出“生态补贴硬件”玩法,即以低于成本的价格将乐视超级电视卖给消费者,甚至推出过“买会员送硬件”的活动。

这一套玩法可以简单理解为:乐视超级电视亏钱,但通过“客厅营销”把钱赚回来。

2016年11月底,乐视超级电视在官方公众号宣布,其的出现降低了使用智能电视的门槛,让900万家庭迈入大屏生态生活,并使智能电视全行业均价降幅超过30%。

多年过去,乐视的生态已经玩崩,但是这一套玩法似乎在电视机厂商中传了下来。

某电视机厂商的相关人士向红星资本局确认,预装APP平台、开机广告、第三方会员抽成都是他们收入的一部分,但受访者表示其不清楚具体的抽成费用等数据。

或许可以参照手机来回看电视机。据中国经济时报报道,给手机预装一款不可卸载软件一般收费在3元左右。

假设电视机的预装费用也能到3元/款,那么对于一家年出货量5000万台的电视机厂商来说,仅从一款APP平台上的获利或许就能达到1.5亿元。

红星新闻记者 杨佩雯

本文标签: 手机  乐视  机顶盒  李嘉明  智能电视